我叫刁兵,来自市种畜场,2019年3月中旬,根据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,有幸被选派到城口县岚天乡三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,到目前为止已将近3个月。期间按照“基层组织建设、推动精准扶贫、为民办事服务、提升社会治理”几项要求,积极开展相关工作,3个月来,经历颇多,感触很深,感慨良多,现将相关工作及感受作如下汇报:
一、基本情况
三河村位于重庆市、陕西省交界的秦巴山区深处,城口县岚天乡的东北部,村所在地距乡场镇约8公里,距县城40余公里,幅员面积58平方公里,辖5个村民小组,275户,998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,323人(已脱贫享受政策70户,295人),是城口县确定的90个贫困村之一,全村80%以上面积均位于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内,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,人口居住分散,基础条件差,贫困程度深,脱贫难度大。
二、工作开展
(一)抓好基层党建
始终紧紧围绕党建中心工作目标,抓党建促脱贫,。协助三河村支两委规范工作程序,帮助完善各项管理制度、会议制度、学习制度及有关监督机制,基本实现村级管理规范化、制度化、公开化。
并且以党建为引领,在脱贫攻坚指挥所、无职党员、离任村干部、小组长等“八支队伍”上下功夫,采取因地制宜、因事设岗、因时换岗、自我认岗、支部定岗、公示明岗、考核评岗的办法,对11名脱贫攻坚指挥所成员、16名无职党员、5名村民小组长、9名离任村干部、4名义务监督员、11名妇联执委、15名生态护林员、12名其他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设岗定责,实现“按人设岗、按岗定责”,激发脱贫攻坚作战队伍活力,促进作用发挥。
(二)加强培训学习
首先是加强自身学习,4月在市委党校封闭式培训三天,由市委组织部、扶贫办、农委、文旅委、纪委、商委授课培训,培训学习后,加强、加深了自身对第一书记的职责任务和相关扶贫政策的了解。随后在村里开展了在村党员、村组长、公益岗位等工作人员的扶贫政策的解读培训,同时通过院坝会、进村入户等方式向农户讲解、宣传扶贫政策,由离任村干部组建成“脱贫致富奔小康,党的恩情永不忘”精神扶贫宣讲队,并于5月16日开展了第一次宣讲活动。通过妇联开展了“好婆婆、好媳妇”评比、“讲卫生、爱脸面”卫生评比等活动。并于5月22日成功举办全县“巾帼脱贫行动.美丽农家”建设启动仪式暨重庆市妇联农村妇女卫生习惯专题培训的活动。
(四)推动调研走访
在被派驻到三河村之初,在第一时间便同村两委、其他驻村工作队员一道,对全村所有在家农户进行了全覆盖走访。根据走访情况,建立起涉及建卡贫困户79户、临界户1户、高标准脱贫户6户、举家外出户15户、常年外出且无住房户9户、精神扶贫重点户5户、低保户38户、散养特困人员家庭9户、大病户12户、残疾人家庭52户、老年户11户、吊远户11户等十二类人员的《三河村脱贫攻坚大排查重点人群台账》,以及《三河村脱贫攻坚问题责任清单》。根据台账、清单,建立重点人群一户一档,制作问题整改作战图,实行挂图作战,真正将责任落实到人。
(五)参与集体经济发展
参与村文化建设、农产品电商展销中心规划、招商引资、民房变民宿规划等工作。协助发展村集体经济。
三、工作感受
作为全县90名驻村“第一书记”的一员,在近三个月的工作中,感到工作压力大、任务重、时间紧、要求高,另一方面也在具体工作过程中,体会到了实干、充实、有滋有味。
感受:一是村村通交通工具缺乏;二是物流、人流等生产要素流通不够;三是入户道路、旅游设施、产业发展条件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;四是生态多样性、旅游产品丰富性需进一步开发和宣传;五是提高招商力度,加快建设高特、高速通道,打破壁垒,尽快融入川陕渝鄂旅游、发展圈。
总之,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同村脱贫攻坚指挥所的其他同志一道,立足“环保绿色、生态产业、巴山文化”相互结合的农旅融合、文旅融合主题,创新发展模式,传承悠久的大巴山风情文化,建成农文旅融合、“产业生态化、生态产业化”的大巴山生态文化走廊旅游名村。
最后,本人也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同仁来岚天做客,来三河指导。